藍藍設計的小編
如果你看了很多優秀的設計,但是自己卻仍然還覺得有所欠缺。來看看作者梳理的掌握交互設計的方法吧。
最近兩個月給公司的伙伴們做交互設計的分享,這是第一期分享的內容。在這次分享中,我認真梳理了交互設計師掌握和精通這門技藝的方法。我認為,如果想成為拔尖的設計師,只有這條路可走。
用戶界面有兩部分的設計: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。在下圖中,左邊和右邊分別是微信的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。
交互設計 vs. 視覺設計
用心設計
本文從產品概覽、用戶需求、產品結構、體驗分析四個維度,對手機百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。推薦各位新入行的產品經理閱讀參考。
周周
做交互設計也有好幾個年頭了,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,我們這些俗稱線框仔的交互設計師,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力,我們的未來會是怎樣的?
從醒來的那一刻,我們就被廣告包圍了:它出現在我們的咖啡杯上、電視上,回家路上也充斥我們眼前。但我們總能關掉它,將它逐出視線。
增強現實(AR)是一種新方式,將數字化的體驗呈現在我們的虛擬世界。
@Akane_Lee :當項目成員越多,我越不推薦敏捷開發,原因在于「當連自己要做什么事、為什么這樣做、這樣做為了解決什么問題」都搞不清楚前,就跳下去玩敏捷開發,那和比通靈還慘,通靈起碼還有個目標物在前面,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只能陪他跳世界迷霧開地圖了 >>>
這篇文章是由一位已經離職的Facebook設計師所寫的,其中詳盡的描述了Facebook的vi系統組建過程,看完之后,也許大家對Facebook,對VI會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>>>
交互設計師的核心能力其實是三者的交集,這個也很容易看到,為什么交互其實是易學難精的,也就是你每放大一點點,你需要在每個維度上都放大很多,產品維度而言,如果你知道商業目標,產品功能,運營策略是如何制定出來,那你從源頭上就找到了和產品經理對話的能力,開發維度而言,核心來講,是你得知道技術的約束邊界,知道可行性把握有多大,如果你還知道實現機制,,那你也能就找到了和開發工程師愉快合作的基石,設計維度,不多講,具備足夠的設計美感和設計品味是應該的,對設計規范、用戶習慣了解越多,越能知道設計不應該做什么,不干舍本逐末的事,從這個模型上,這也很容易解釋,為什么一個好的交互設計師要涉獵產品,開發,UI知識,做到最好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,我們經常講用戶體驗,講體驗設計,其實有句話我一直很認同,誰講的不記得了“體驗是個人的,體檢設計不是”。
順便講講我覺得重要的交互設計師好習慣。
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://www.lzhte.cn